商会动态
    阅读排行
通知公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1-04-09 00:00:01 浏览:62902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制定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宏观环境重大变化,组织实施“五大工程”、着力强化“五大支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局面不断巩固,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3个主要指标,除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等外,多数指标将顺利完成。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

  产业提升稳步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建成133万亩标准农田,农业品牌化、产业化程度提高。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优势轻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继续提升,完成工业总产值6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接近30%。服务业持续稳步增长,商贸、旅游等较快发展,赢得“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称号,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1%。

  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交通、水利、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等五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以深水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国省道、城市快速路为依托的立体型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建成通车,融入全省“3小时铁路交通圈”。水利设施建设明显见效,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实现阶段性目标。安全可靠电力供应体系、智能化信息网络和现代化防灾减灾体系有序构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10亿元左右。

  城乡统筹迈出步伐。城镇结构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化水平达到61%,高出规划目标1个百分点。“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139富民攻坚计划”完成,欠发达地区共同跨越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预计达185平方公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龙湾中心区、瓯海新城等进入大建设阶段。海洋经济强市稳步推进,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1080亿元。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文化大市和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强市建设加快。城市文化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每万人拥有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1300平方米。多层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达117家,年专利授权量突破万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7项。较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每千人医生数1.9人,新农合参合率98%,人均公共体育活动面积超过1平方米。人才总量超过84万人。评上“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平安和谐取得实效。“平安温州”、“法治温州”加快建设。积极就业政策深入实施,新增城镇就业38.4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有所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50万人,职工医疗保险达120万人。民政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持续稳定,安全生产事故、治安案件等控制在低发生率。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进展,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得到加强,民间组织不断培育壮大。

  保障支撑得到强化。以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管理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初见成效;开放型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境外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1%,融入长三角、海西区取得突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要素资源制约有所缓解,新增建设用地96平方公里,圈围滩涂土地15.6万亩。空间布局稳步调整,沿海产业带建设有序推进,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海峡西岸重点开发区域。一批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累计完成重点工程投资1250亿元左右。

  五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把贯彻中央、省的战略决策和地方实践相结合,坚持多管齐下保增长,着力开拓沿海发展空间;坚持把塘河整治等民生改善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发挥内外温州人的主体作用和互动效应,保持改革创新的澎湃动力和旺盛活力;坚持激发特色资源的潜在优势,着力推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十一五”温州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同样突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不足制约发展后劲,发展空间尚未有效拓展;半城市化问题十分突出,城乡区域差距依然明显;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城市框架尚未真正拉开;产业升级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就医、出行、住房、上学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尚未很好解决;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过大,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和人才短缺更加凸显;民营经济先发优势不断弱化,以提供公共品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成效不明显。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市总体上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给我市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带来机遇;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货币汇率机制调整等全球性问题日趋突出,又增加了我市扩大开放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持续推进,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但国内能源资源环境制约进一步趋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改革攻坚涉及深层次矛盾,又使我市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区域环境看,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海西区地位不断上升,浙江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温州作为连接两大经济区、联动中西部的区域性枢纽城市地位进一步强化;但国家层面上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密集出台,以区域经济体为主导的区域竞争空前激烈,省内城市发展格局北强南弱,又使我市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从我市自身看,“十二五”将处于人均生产总值从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阶段,经济社会在3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上向新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一阶段主要呈现下述特征:

  ——以投资与创新双驱动加快结构调整的产业升级提速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主攻方向,处在以投资驱动为主、并向创新驱动迈进的重要时期。应对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挑战越发紧迫。全市产业升级更加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产业体系结构、行业组织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以及价值链条结构的调整上。

  ——以框架与形态双调整带动功能提升的城市化提质期。快速交通网络建设迎来历史性机遇,温州大都市框架将全面拉开,以功能区、卫星城、城市组团等形态为支撑的网络型城市格局加速形成,城市功能切实提升,对城市宜居性诉求愈加强烈。城市与农村互动越来越密切,城乡区域统筹全面推进,农民、外来人员进城定居和进城就业的生活方式转变更加显现。

  ——以社会与民生双改善促进协调发展的全面小康深化期。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趋于全民化,高等教育进一步普及化,体验型消费显著扩大,人们对先进文化、精神财富的需求更趋强烈,社会全面发展和民生全面改善居于更加突出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统筹力度明显增大。

  ——以服务与管理双强化推动政府转型的体制改革攻坚期。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就业压力总体持续增大与结构性用工短缺、调节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稳定等矛盾,将交织释放。对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以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加快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期望越发强烈。

  “十二五”需要我们站在新一轮30年改革开放起点的高度,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迎接挑战中把握机遇,在解决矛盾问题中实现跨越,努力开创具有温州特点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城市化为龙头,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陆海、城乡、区域发展,全面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大都市功能区、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握:

  ——以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为重点推进经济转型。立足民营经济和海洋资源优势,坚持增量拓展和存量盘活并举,突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从规模加工型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科技、人才、管理要素主要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为重点推进社会转型。立足我市山水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效化解城乡及本外地二元结构矛盾,优化城镇布局,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从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以都市化和城乡统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形成中心城市龙头带动、市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格局。

  ——以强化公共服务和转变职能为重点推进政府转型。巩固改革的先发优势,培育创新的后发优势,不断健全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增加投入与完善制度、促进公平与提升效能并举的公共服务机制,致力提供优良高效的公共品和安居乐业的软硬环境,加快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行政管理体制。

  “十二五”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四大导向:

  ——坚持率先发展。始终坚持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进取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以率先转型促进率先发展,以率先发展实现率先转型,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努力建设智慧型、创新型城市。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不断强化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使生产生活从高消耗高排放向绿色低碳宜居转变。

  ——坚持和谐发展。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各方面关系,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加快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按照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双提升”、城市能级和城乡统筹“双突破”、公共服务和民生幸福“双提高”、文化发展和生态建设“双促进”、体制优势和开放优势“双增强”,实现:

  ——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扎实构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投资结构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每年达到50%。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5%,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建设成为长三角、海西区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和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富有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枢纽基本建成。大都市框架大幅拉开,多中心网络化、梯度辐射的城镇体系有效构建,城市化率达68%以上。建成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全市高速公路基本联网,永强机场建成国际机场,温州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对外交通高速化和对内交通快速化基本实现。腹地明显拓展,温州-丽水-衢州-上饶(景德镇)发展轴加快形成,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成为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联动中西部、服务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内外温州人互动的总部服务基地。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取得突破。

  ——公共服务更加完备的和谐社会全面形成。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遏制。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以就业、社保、住房、福利等为重点的社会民生得到切实保障和改善。多层次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有效构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农房集聚改造率达30%,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切实关怀,社会和谐局面进一步巩固。

  ——生态文明发达的秀美家园深入创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全面发展,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有效下降。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塘河彻底整治,人居环境全面优化,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创成,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生态质量居全省领先水平。

  ——发展方式率先转变的改革创新高地基本确立。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技、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对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2%以上。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深化。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和缩减,民主法制进一步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三、推进产业升级

  以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带动全市产业布局优化,以集群化大产业和总部型大企业培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 “三二一”产业结构。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出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旅游、信息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房地产、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服务业。制定鼓励楼宇(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中介服务等重点服务行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服务业资金扶持力度,运用好国家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服务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全省领先地位的“小型巨人”服务企业。高度重视和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结构调整、产业提升的支撑助推作用,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企业“退二进三”,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服务业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业态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高新技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推广,鼓励服务业品牌创建,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形式以及虚拟经营等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引进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商贸综合体等新型业态,坚持服务业领域“非禁即入”。扩大商业、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合作,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专栏1: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和集聚区

  着力提升商贸业。加快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积极扶持本土商贸业龙头企业,构建以老城商贸区、特色商业街区和滨江商务区为依托、大型商贸综合体为引领的多层次、高水准、分区域的中心城市商贸网络体系,整合提升全市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努力打造国际时尚消费品集散地和国际特色商贸中心城市。

  大力推进物流业。加快海港、陆路、空港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多式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业,建成海陆空全方位辐射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创新发展金融业。加快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业态发展,深化政府性融资、股权投资、农村金融服务等金融创新,加大海内外金融业分支机构引进和本土法人金融机构培育力度,积极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打造服务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省级金融集聚区。

  精心打造旅游业。加快休闲旅游、商贸旅游、森林旅游、海洋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等旅游业态发展,加强旅游接待设施、交通网络、重点景区、精品路线、旅游社区(综合体)建设和旅游品牌、旅游文化推广,深化旅游区域合作,建设以市级旅游集散中心为龙头的旅游集散体系,实施江心屿景区整合提升、泰顺氡泉廊桥旅游度假区、雁荡山基础设施及芙蓉池、文成在外温州人之家、平阳南雁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翻一番,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长三角与海西区的旅游中心城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深入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发展软件业和系统集成业务,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全面实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工程,加快建设无线宽带通信网络及物联网关联信息业,突出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为打造智慧城市建立良好基础。

  围绕温州大都市框架构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现代商贸集聚区,重点建设五马中心商业街区、南浦特色商业街区、鹿城综合广场、瓯海新城现代商贸区、龙湾商业购物广场、瑞安现代商贸综合区、乐清城市休闲购物广场。

  ——现代物流集聚区,重点建设潘桥、乐清湾、江南、空港、半岛(含灵昆、状元岙港区)、双屿、浙南(鳌江和龙港)等现代物流园区(中心)。

  ——金融服务集聚区,重点建设温州金融集聚中心、车站大道金融集聚带。

  ——旅游度假集聚区,重点建设雁荡山-楠溪江片区、瓯江旅游片区、飞云湖片区,洞头-南麂-渔寮片区等。

  ——总部经济集聚区,重点建设杨府山、瓯江口、鹿城、瓯海、龙湾、乐清、瑞安总部经济园。

  ——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浙江工贸创意产业园、瓯海文化创意产业园、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状蒲园区西片。

  ——科技创新集聚区,重点建设温州高新区创业园、乐清市科技创新园、瑞安江南科技创业中心、龙湾科技孵化中心、洞头南塘科技创业园。

  ——制造业服务集聚区,重点建设乐清国际电气、瑞安汽摩配、永嘉泵阀、苍南礼品等制造业服务集聚区。

  ——文化休闲集聚区,重点建设朔门特色文化休闲街区、南塘民俗风貌街区、永昌堡历史文化游览区、瓯海古法造纸文化园、瑞安玉海文化游览街区、泰顺泗溪廊桥文化园、文成刘基庙前仿古街区、洞头望海楼海洋文化休闲区。

  ——中介服务集聚区,重点建设鹿城、瓯海、龙湾三区的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评估会计法律服务、科技信息咨询市场等中介集聚片区。

  (二)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并举,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重点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国家引导和地方扶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3%以上。大力推进汽摩配、电气、鞋革、服装、泵阀、模具、船舶、合成革、精细化工、印刷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形成新的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发展塑料制品、家具、精特小商品等行业。拓展转型发展空间,开展开发区(工业园区)功能转型工作,与围垦土地、周边乡镇进行整合理顺,全面提升开发区(工业园区)配套水平和发展档次。结合全市标准厂房建设,合理界定产业准入标准,大力推行“零增地”技改,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

        专栏2: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数控机械成套设备、纺织装备、包装装备、大型施工机械、精密元器件和关键基础零部件等。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设备及器件、风电装备、风电场利用、核电厂建设等。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纺织材料等。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大功率led照明、垃圾发电设备、节能变压器、高端环保设备、高端节能减排监测设备等。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高端生物保健品、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物联网、光通信设备及元器件、智能输变电设备、高端移动数码及网络终端产品、新一代移动通信等。

  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

  汽摩配重点发展代表汽车工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零部件,拓展特种汽车生产,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全力塑造“中国汽摩配之都”品牌。

  泵阀重点发展核电泵阀、船用泵阀、电子控制泵阀,以及为电力、大型石化、石油输管线、煤液化及冶金等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配套的特种专用泵阀,打造竞争力领先的全球重要泵阀产业基地。

  电气重点发展智能化、可通信为主的第四代低压电气产品,超高压、特高压电气产品,以及新能源电气系统,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气产业集群基地。

  鞋革重点巩固男鞋市场地位,扩大女鞋、童鞋市场规模,推动“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进军。

  服装重点开发环保型、时尚型、功能型精品服装,创新商业模式,拓宽市场渠道,深化品牌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巩固“中国服装名城”地位。

  模具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型腔模具、精密冲压模具、高档精密磨料模具等,建成区域特色鲜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产品技术含量高,配套产业完善、竞争力强,以中高档模具为主的重要模具生产基地。

  船舶重点引进大吨位船舶、游艇开发制造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推进船舶产业的集群集聚和升级壮大。

  合成革重点发展湿法pu透气革、超细纤维基材、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整合现有企业组建若干集团公司。

  精细化工重点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做强做大石化中下游后加工产品,为制鞋、合成革、塑料加工、印刷包装、制笔等轻工产业提供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印刷重点推进不干胶印刷、软包装印刷、纸张印刷、防伪印刷等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印刷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中国印刷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加快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以服务城市、保障供给、增加收入、优化生态为目标,以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平台,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设施加工农业、休闲创意农业、外向精品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专栏3: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重点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6万亩,粮食生产能力达到20亿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抓好鳌江、楠溪江流域防洪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城镇防洪工程体系,做好海塘、山塘、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改造,深入开展农村河道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灌区骨干渠道、泵站装机等建设,切实改善灌溉和排涝抗旱能力。

  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3253”工程。建成1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3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30个森林旅游区。加快国家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建设,探索创新森林旅游发展新模式和新机制,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中国森林休闲中心。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渔业,加快以标准渔港为重点的渔港体系建设,促进海洋捕捞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加快发展水果、蔬菜、畜禽、花卉、水产等特色优势农(水)产品加工业。积极引导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联合、重组,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继续实施农业“百龙工程”,培育发展一批有品牌、上规模、连基地、带农户的加工型、外向型骨干龙头企业。继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支持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强农业对外招商招展。广泛开展与域外粮食产销合作,构筑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体系。

  创新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地下粮库、农产品物流中心,健全农产品交易市场、物流及营销体系,推进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积极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建立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广节水节地型技术、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和农牧结合生产模式。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基本建成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代耕、代育、代种、代管、代收等农业新型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以浙江省列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为契机,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15%以上。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长三角、海西区重要港口的协作以及与腹地城市的经济互动,重点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争取设立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基地,推进商业化储运配送基地建设。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合理布局和择优发展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海洋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加快海岛开发开放,在注重海岛、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建设综合利用岛、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清洁能源岛、滨海旅游岛、现代渔业岛、海洋科教岛、海洋生态岛等不同功能类型岛屿,重点推进洞头列岛、南麂列岛、北麂列岛、大北列岛和七星列岛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启动洞头海岛开发开放综合改革区试点,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建设海洋旅游休闲城市,增强状元岙港区现代港航服务功能,推进状元岙临港产业基地建设,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争取设立台湾专属产业园区和两岸旅游集散中心。积极探索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海洋综合开发。

        (五)培育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工程。推进泵阀、电气、汽摩配、鞋业等省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试点工作,加快由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协作水平。支持具有先进工艺和高技术的热处理、电镀等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

  引导兼并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 进入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及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相关领域。加快推进十大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中涉及的整合重组项目落实,通过兼并重组,依托链群结合和产业模块化,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集团。促进股权交易中心健康发展,培育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路子,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优、特、新”发展,形成1000家左右在技术、品牌、管理、营销等方面各具特色、竞争力强的示范性中小企业。

  振兴发展建筑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综合能力的龙头骨干建筑企业,发挥房地产业在外投资和矿山井巷业优势,加快实施建筑业“走出去”。结合我市加快农房改造、城市更新等城市化进程,发展建筑工程承包业,创新建筑科技,加强市场监管,形成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建筑业施工总产值年均增长12%以上,基本实现建筑大市目标。

    四、建设大都市

  坚定不移地推进大都市建设,着力舒展城市空间,优化功能布局,强化综合服务,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推动实现人居环境大改观、城市能级新跃升。

  (一)拉开框架

  调整总体空间架构。重组发展格局,构筑由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50个左右中心镇组成的大都市总体空间架构。强化整体协作,推进东部滨海区域和西部生态区域协同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多中心、网络型、大服务、大辐射的都市发展新格局。

  做优主中心。加快建设由鹿城、龙湾、瓯海、瓯江口、洞头、瓯江北岸(含上塘)组成的主中心,推进跨江面海环(大罗)山沿路同城化发展,打造以商务、金融、创新、流通、总部等高端服务功能集聚为支撑,全面反映历史文化、集中体现城市繁荣繁华、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主中心。

  做强副中心。加快建设瑞安、乐清、平阳、苍南等沿海副中心和泰顺、文成等山区副中心,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向副中心集中布局,扩大副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重点提升商业服务类设施和生活服务类设施配置水平。

  瑞安、乐清两地加快建设沿海大城市,不断提高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对接融入大都市主中心的步伐,成为大都市主中心南北两个重要副中心。

  加快推进平阳、苍南、文成和泰顺城市化发展,加大产业和人口集聚力度,使其早日成为大都市的区域性副中心,强化城市经济对区域内乡镇、农村、山区的辐射带动。

  加快建设50中心镇。按照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集聚、公共服务集聚的要求,在管理和服务半径有效前提下,大力推进功能相近、产业相似、位置相邻、规模较小的乡镇村撤扩并工作,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努力培育50个左右作为大都市基础性节点的区域性中心镇。理顺对50中心镇的财税、投融资、用地、户籍、城镇管理等方面政策体制,切实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二)加快建设功能区

  根据区域发展定位和资源整合要求,在大都市主中心、副中心地区,按照“区镇(街道)合一”原则,加快打造一批由内在联系的街道组成、面积适当(一般大于20平方公里)的功能区。各功能区可设立管委会和市县级部门派出机构,专门承担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特定职能,并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下放到街道。加大对功能区的投入,使之成为大都市今后战略性新增长点。

  主中心及紧密区域,着力建设灵霓半岛功能区、洞头大小门功能区、洞头港城功能区、龙湾东部功能区、龙湾中心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七都功能区、温州生态园、瓯江北岸功能区、瓯海新城、鹿城西部新城等功能区,推进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

  副中心及紧密区域,着力建设乐清湾港区、乐清城市中心区、乐清经济开发区、瑞安塘下功能区、瑞安滨海新区、飞云南片功能区、平阳万全功能区、鳌江滨江新区、苍南县城新区、苍南龙港功能区、文成大峃城市新区、泰顺县城新区等功能区,成为网络型大都市的现代化功能区。

  (三)构建大交通体系

  全面加强航空、水路、公路、铁路、轨道、管道交通运输建设,基本确立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联动中西部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加快构筑“井”字型对外综合性通道(横向:沿瓯江沿线通道、沿飞云江南侧东西向通道;纵向:沿楠溪江跨瓯江连绕城高速西线或104国道西过境线通道、沿海通道),在纵横交汇地区设置内外连接综合换乘枢纽,通过内部快速连接线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完成永强机场飞行区扩建,提升为4e级,新建航站区,积极开辟地区和国际航线,扩大航运货物储运仓库,力争旅客年吞吐量翻一番,突破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5万吨/年,建成现代化国际机场,强化浙南闽北航空主枢纽地位。

  发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整合港湾资源,促进港城互动,加快建设由“一港七区”组成的温州港,发展成为大宗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相协调的国家重要枢纽港。全力加快建设乐清湾港区,继续建设并完善配套状元岙港区,改造提升瓯江港区,有序开发大小门岛深水港及其他港区。深水泊位总数达到30个以上,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新增吞吐能力4500万吨,建成10万吨级深水航道,温州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teu。

  以铁路西进为重点,加快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完成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成为浙江省主要铁路枢纽之一,到2015年,铁路总里程在270公里以上,其中电气化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90公里。抓紧谋划建设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和货运专线,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联系,提高温州辐射力[“十二五”温州应加快完善高速铁路网络,规划建设杭州至温州铁路客运专线、温州至武夷山铁路、杭(州)台(州)温(州)城际轨道、沿海轨道交通新线,争取启动相应前期工作]。

  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构筑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利用既有金温铁路城区段廊道建设铁路温州南至瓯江口市域轨道交通线,2013年底前建成投用,开工建设铁路温州站和乐清分别至瑞安的市域轨道交通线;争取开工建设铁路温州南至乐清、中国鞋都至永强机场、铁路温州站至黄田等城市轨道交通线。

专栏4:大都市交通圈建设

  打造“一刻钟”都市高速公路网。以都市区内任何地点15分钟上高速和市域县县通高速为目标,加快建设“两纵两横三连一绕”高速公路,至期末基本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骨干网。“两纵”:甬台温高速及复线,“两横”:金丽温、龙丽温高速,“三连”:诸永高速、龙丽温泰顺支线和洞头疏港高速,“一绕”:绕城高速公路。到2015年,建成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段、绕城高速北线二期和西线,开工建设龙丽温高速及泰顺支线,预留洞头疏港高速规划线位,高速公路累计通车总里程达到540公里,新增225公里,大都市新增17处高速出入口。

  打造“半小时”主中心快捷交通圈。以大都市主中心各组团间30分钟到达目的地为目标,加快组团间和组团内干线公路通道建设,加快完善西部交通网等重点区域道路,贯通断头路、拓宽卡口路、增建效益路、建设高架路,形成主中心“五纵六横”的快速路网络格局(五纵:104国道西过境公路、三桥路及其延长段、老104国道、温瑞大道、滨海大道;六横:223省道永嘉乐清段〈现104国道永嘉乐清段及连接大门岛段〉、机场路-锦绣路-瞿溪、瓯海大道、330国道东延-状元岙港、瑞安瑞枫公路-龙湾海城公路、56省道及其延伸线)。

  打造“一小时”市域快速交通圈。以大都市内任意两点60分钟可达为目标,以加强东西向连接通道建设为重点,强化沿海快速通道与西部路网的互连互通。通过绕城高速、国省道、重要区域道路、城市快速路,加强中心、副中心、组团中心以及主要物流园区的交通联系。国省道干线全面改善,加快104国道、330国道及8条省道的改扩建。重点建设104国道西过境公路、77省道延伸疏港公路,新建41省道复线作为市域北部重要通道和连接楠溪江、雁荡山等景区的重要通景公路,建成雁楠公路,新建57省道平阳水头至萧江段复线公路,贯通滨海大道(南金公路),实施文成大峃至瑞安马屿56省道一级改造,启动永瑞公路永嘉桥下至巽宅段、瓯海段、瑞安段和青文泰公路建设。

        建成甬台温成品油长输管道。加强多种交通方式之间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衔接、配套和转换,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协调的大都市立体捷运交通网。

        (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全力打好“园林绿化、城中村改造、污染物排放整治、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四大战役,进一步深化“温瑞塘河、环境卫生、拆违治乱、交通秩序”四大整治,全面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新城、新区市政道路网配套,补充、提升旧城区路网,优化道路级配结构。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切实提高公交出行率。规划建设大运量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加快完善线网格局。积极应对城市规模扩张和机动车日益增长的挑战,通过“建管并举、动静并举、车人并举”,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位和p+r停车换乘场,加快交通诱导系统建设,提高城市交通智能化、精细化营运管理水平,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建立和维护城市生态廊道与绿色开敞空间,提高城市绿地率,城区新增绿地35平方公里。全面加强城市垃圾、污水、固废、危废等环卫设施建设,完善收集网络、消纳场所和处理系统,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加大城市机动车排气、餐饮油烟、粉尘等大气污染防治,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快城市东片防洪、瓯海新城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实施三大江干流堤防及支流整治工程,主中心新增50年一遇以上标准堤44.6公里。建成市域天然气输配管网工程,通过甬台温、金丽温天然气管道与省网相衔接,完成东海丽水36-1气田登陆,基本建成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整合建设全市“数字城管”,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成城中村、城郊村改造200个以上,加快杨府山涂田、黎明、吴桥、黄屿工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状蒲园区、瓯海将军工业区、净水工业区、梧田北片工业区等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五年完成8平方公里以上。创建一批广场、公园、慢行廊道等城市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科学规划和积极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五、统筹城乡发展

  依靠规划促动、政府推动、投资拉动、产业带动,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三分三改”,加大农房改造力度,加快城镇集聚建设,推动欠发达地区共同跨越,形成城乡融合、优势互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落实主体功能规划引导

  以市域空间开发管制理念为指导,将市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和农业地区、禁止开发区域四大类型,并加强对四区的空间管制和建设引导。

  优化开发区域,是开发强度已经较大,环境资源负荷过重,不宜大规模新增开发的区域,主要是温州中心城区。今后发展方向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减少工业用地,增加服务业用地,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提高国际竞争力。

  重点开发区域,是具有较高的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需求,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滨海地区和重点功能区。今后方向是实施高起点规划与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集约发展,力争形成若干新的产业高地和新兴城市。

  生态和农业地区,是具有较高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保存价值,生态条件较为脆弱,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仅适宜发展生态经济或者农业的地区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森林覆盖区域、生态保护区、生态绿地、景区、农田、耕地、湿地等,主要任务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控制整体开发强度,突出点状集聚开发,发展适宜性产业,使之成为生态产品、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地。

  禁止开发区域,是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和安全保护作用,根据法律法规禁止进行开发建设活动的地区。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保单位、饮用水等水系源头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和其他禁止开发的区域,今后要严格进行空间管制,清退控制线内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保持其自然和人文的原始风貌。

  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实施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水平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二)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大力实施中心镇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培育工程,规划形成“1+x”村庄布局(“1”指50个中心镇的主集聚区,“x”指若干个新社区)。突出加强对农村新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以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为切入点,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文明和谐、自然人文特色彰显的农村新社区,农房集聚改造率达到30%。有效结合村庄整治、下山脱贫、灾后重建、农房改造等,大力推动中心村建设。

  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务。全面加强中心镇的路、水、电和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50公里,着力推进联网贯通和结构优化,全面改革城乡客运管理体制,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步伐。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近百万农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10万亩喷微灌工程建设,整治全市186座山塘,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重点小流域整治40项,加固堤防100公里。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面提高中心镇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基本实现城乡一体的稳定可靠的供电保障。统筹城乡环卫设施、污水设施建设管理,大幅提高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覆盖率。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灾害防御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服务体系建设,明显缩小城乡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差距和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有效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逐步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制度。

  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通过“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和“股改、地改、户改”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人口城镇化为导向,引导人口向城市和中心镇集聚,转移农村人口50万人以上。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住房的抵押贷款力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流转试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在严格保护林地基础上,建立健全林地流转制度。

  (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共同跨越

  实施“内聚外迁”。按照主体功能区导向,加快适宜发展的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电网和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支持力度,着力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对地处生态源头地区、高山远山地区、重点水库库区以及地质灾害点频发区的村庄,实行“下山脱贫、整村搬迁”,建设150个下山移民点,完成下山搬迁9千户、3万人,鼓励农民走出大山异地经商创业致富。

  推进“生态增收”。大力推进欠发达乡镇和低收入农户实施奔小康工程,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推进西部生态产业带和“山上温州”规划建设,发展特色制造业、来料加工业、休闲旅游业、高效生态农业等生态经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计划,努力实现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0元。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提升,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扶欠发达地区发展。充分利用和落实好国家、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库区和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优惠扶贫政策,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加快发展。

  深化山海协作。开展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促进产业转移、劳务对接和异地开发。力争在欠发达地区新增一批山海协作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切实提高资金到位率;建立一批山海协作参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培育一批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为欠发达地区群众提供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实施一批社会事业合作项目,有效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差距。


    六、加快区域创新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要求,促进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紧密结合,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专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等创新载体,继续推进省皮革、泵阀、低压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筹建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以及视光学装备、食品药品机械、新材料、化工等省级行业(区域)创新平台。市县联动、院地联手,继续引进一批大院名校与大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办好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引入新的高层次的科研分支机构入驻温州。实施孵化器建设计划,在市本级及三区二市建立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在各县建立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在各高校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创意)园区,到期末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5家以上,新增孵化器场地100万平方米。加快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优质科技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扶持建设一批以专利代理、技术评估、技术咨询、高新技术产品推广、分析检测等科技服务为主要职能的科技咨询、评估、成果鉴定机构,建立一批为优势特色产业服务的工业创新(创意)设计机构,完善网上技术市场等信息共享平台,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发挥财政投资导向作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快建设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等一批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融资体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推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自身研发实力,培育发展一批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优势特色产业科技提升行动,创新提升电气产业群,创强提升机械装备产业群,创意提升鞋服产业群,创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群,在新能源及节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攻克若干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一批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鼓励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股份制、理事会、会员制等多种形式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新增培育温州市专利示范企业100家以上,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00件以上。强化专利执法机构建设,推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专利等知识产权的预警与应急项目计划,着力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建立完善重大科技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

  加强质量建设。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狠抓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实体质量”建设。深入实施自主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创建一批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产品、工程、企业和区域品牌,在农业、食品加工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85%以上。在优势产业集群加大推广联盟标准,建立完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和标准信息服务体系。建成5个以上国家质检中心、12个以上省级质检中心。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以更高的普及水平、更高的公平程度、更高的教育质量普及学前到高中段15年基础教育。适应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调整优化校网布局,大力提升农村、山区、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加快新发展区域学校的布点建设。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困难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公平程度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差距明显缩小。

  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强化乡镇(街道)举办学前教育的责任,坚持公益和普及,逐步实现就近入园入托。加强等级幼儿园和保教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入好园难”问题。到2015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有一所达到等级标准的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全部建成合格园,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省三级及以上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分别达到85%、30%。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健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校网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中职学校由85所整合为32所左右,建好职业教育基地。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推动技工院校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发展高级技工教育。支持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或依托职业院校进行职工培训,健全校企一体办学体制。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稳步拓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渠道。

  提升发展高等教育。以提高科技、文化创新水平和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重点,实施高等教育拓展提升工程。办好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使两校整体办学实力分别达到国内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新建温州肯恩大学,争取创办外国语类和体育类高校。加大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加快高职教育综合改革,支持浙江工贸学院申办本科工贸类高校。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强化作为全省三大高教中心之一的地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6%。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级试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办教育转型发展,鼓励民办教育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加快独立学院发展,完善独立学院管理运行机制。依法落实民办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开放办学,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把温州建成省内最大的优质教育资源输入中心和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重要基地。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依托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施教机构,建设继续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平台。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大幅度提高继续教育参与率。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各县(市、区)至少建有一所达省级标准的综合性多功能青少年宫。发挥广播电视大学作用,加强温州社区大学建设。加快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实现覆盖面100%。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开通“温州市民终身学习在线”。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普及率达30%以上。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形成公平普惠、均衡协调、优质丰富和更富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三)加快人才强市建设

  提升人才队伍。统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党政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0万人,年增长6%左右,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人才1500人以上。强化政府和企业、市场相结合,走多元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引进路子,重点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现代产业人才、重点社会领域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开发力度,更加注重基础人才的培育和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各类人才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实施更加开放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住房、子女就学、户籍迁移等方面激励政策措施,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服务业发展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企业集聚,推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引导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大学或培训基地,鼓励与国内外大院名校、科研单位共建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在域外、境外人才智力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加大财政投入人才发展力度,市、县财政投入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0.5%以上。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谋划启动“温州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温州民营企业人才科技洽谈会”等人才工作载体,推动人才工作项目化。坚持党管人才,创新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新途径、新模式。探索建立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创建一批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完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机制,实现人才与待遇相匹配,做到事业留人、环境聚才。大力推进人才专项住房建设,多层次解决人才住房难问题。

专栏5:人才培育和开发的八大载体

        1、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双百计划”

  2、瓯江民营企业人才计划

  3、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计划

  4、新世纪551人才工程

  5、宣传文化名家计划

  6、技能带头人培养计划

  7、大学生“村官”素质提升计划

  8、人才安居计划


    七、加强公共服务

  更加重视社会建设,改善社会民生,提高社会保障,改进社会管理,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良性互动。

  (一)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继续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120急救网络建设,提高120转运和院前急救能力。加强血液安全监管。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对存量医疗资源的整合,在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基础上,整体再造现行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门槛,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建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和特殊化需求的公益性与市场化运营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每千人床位数达5.4床,千人医生数达3.2人,千人护士数达2.8人,新增病床25250张、医生13200人、护士12800人。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改善医疗服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很大程度缓解,把我市建成辐射浙南闽北的医疗服务中心。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改革。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各主要县(市、区)至少有1所达到三级乙等水平的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建立“大院带小院、县院带乡镇、乡镇带村级”的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发展新机制。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工作,建立绩效考评体系。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架构统一、水平适宜、差别缩小、覆盖所有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进一步完善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并轨,提高农民医保的财政补助达70%以上。全面推行社会保险“五费合征”,依法强化扩面征缴力度。逐步推进跨地区实时结报。建立社会保障和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城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居民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城乡享受低保对象达18万人,提高城乡低保人群人均生活补助金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95%和100%。完善规范城乡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城乡五保、三无和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实现基本医疗自负部分全额救助,其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自负部分按比例救助。建立完善社会临时救助制度。

  构建社会福利和慈善体系。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加快建设市、县级综合性社会福利设施,建成温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一批项目,新增社会福利床位2万张,实现城区和县城综合性社会福利设施全覆盖。探索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建设一批“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福利机构。探索建立打破城乡界限的儿童福利津贴制度。促进慈善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构建慈善公益事业的救助信息平台,提高慈善组织的善款募集能力、科学管理水平和实施救助质量。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经济租赁住房、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和旧住宅区、拆迁安置房等建设与改造力度,构筑能够满足群众基本居住需求兼顾改善需求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0%。探索保障性住房集中委托代建、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等多种建设新模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民间资本、其他机构投资和经营公共租赁住房。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大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力度,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大拆迁安置力度,建立完善“先建设、妥安置、再拆迁”的城市改造拆迁新机制。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参建人数比例。到期末,基本满足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下的城镇住房困难居民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收入在80%以下的困难家庭购买或租赁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收入在90%以下的困难家庭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的需要。全市新增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450万平方米,解决57600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困难,占全市城镇家庭总户数10%以上。完成1.6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扩大商品房供应,加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降低房价收入比并逐步调整至合理区间,实现百姓安居乐业。

  构建积极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平等就业。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联动的工作机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加强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络,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落实被征地农民免费培训政策,对农村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实行补贴。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欠薪应急周转金等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增强全民健身服务保障,率先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体育强市。

  普及推广群众体育。推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温州市室内体育活动中心、温州棋院、室内滑雪场和瓯海、洞头、苍南、龙港、瓯北、七里等县级体育中心,各县(市、区)均形成一个体育中心(体育公园)和多处体育设施相结合的格局,全市形成四级体育设施网络,社区、建制村健身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达1.4平方米,打造10分钟健身圈。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发挥各级体育协会作用,体育社团达到100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占人口比例达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0%,国民体质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创4个以上省级体育强县,省级体育强镇(乡、街道)占乡镇(街道)总数的70%以上。

  提升竞技体育。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体育科教水平。加快国家级训练基地创建,每年向省级以上训练部门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0人以上。争取在城运会等重大赛事中取得好成绩,保持省运会前3名位次。加强对外体育交流,积极承办高层次体育竞赛活动。发展赛事经济,促进城市旅游发展、设施改善和形象提升。加快建设温州奥林匹克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射击、羽毛球、马术、体操、帆船帆板、沙滩排球、越野赛、汽车拉力赛赛道、山地自行车赛道等运动基地,使我市体育场馆设施达到承办城运会比赛要求。

  培育发展体育产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生产体育用品、建设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及健身设施,以发展运动休闲、体育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为重点,努力打造“一项品牌赛事、两个知名品牌、三个特色体育产业圈”,体育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0.8%以上。

  (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着眼于人口布局与城市形态格局战略性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相适应,按照大都市“1650”总体框架,引导人口合理分布。重点加大龙湾区、瓯海区、瓯江口新区、副中心以及沿海地区的人口集聚,适当控制主城区常住人口增长,建立合理的人口流动机制,使人口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达成良性转移。

  加强生育文明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从“两免”到“六免”对育龄群众提供服务,广泛开展“优生优育优教”促进指导,实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强出生性别比失衡治理,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推动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区间,促进形成和谐的人口结构。切实保障和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

  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快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把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社区建设规划,社区必须配套建设老年服务室、老年行动无障碍设施、针对老人的社区服务队伍或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加大老年福利事业财政投入,分区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敬老院。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老年产业。加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补贴、居家养老政府补贴等政策扶持力度。全部城市社区和70%农村社区(村居)建立“星光老年之家”,90%以上乡镇(街道)建立和完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数有序增长,建成温州市老年活动中心。提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推广养老统一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按要求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异地可接续。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参与和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领域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完善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各项制度。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生存、受保护、发展和参与权利。保障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加快各县(市、区)妇女儿童活动设施建设。

  保障残疾人权益。以集中托养为示范,社区日间照料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健全残疾人托安养和康复体系,落实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十大工程。建成省级、市级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10家、11家,全市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住房、教育、就业、托养等基本需求保障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健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适应形势变化,突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强化法制教育和宣传,推进具备条件的外来人口市民化。落实居住证制度,理顺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思路,建立以“实有人口、实有住所”登记管理为依托的居住地管理机制。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推进服务均等化,高度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依法就学,对独立设置的民工子女学校加强管理和监督,健全民工子女就学的经费保障机制。

  (五)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开展基层法治示范创建行动,提升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继续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及“民主法治村”创建,规范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账代理、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档案印章使用管理等制度。

  健全社会矛盾调解体系。推进形成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的工作格局,做好医患纠纷、劳资纠纷等各类社会矛盾的调处。扎实推进“警调衔接、诉调衔接”等大调解机制建设,从源头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合理信访,促进信访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推广综治网格化管理。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行政复议与信访、监察部门的联动机制。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大市”建设,建立常态严打、严密防控等“五大工作体系”,全面构建社会治安新秩序。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加强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预警体系,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强塘固房和防洪排涝御潮工程建设,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应急指挥中心、救援保障中心与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中心,整合灾害信息资源和应急技术系统,健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支持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军地合作、军民共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与国防建设共同发展。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工作指导,整合资源形成服务管理合力,建设综合性社区服务设施,推行社区专职工作制度,确保社会救助、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健身娱乐、治安调解、卫生保健、信息咨询、慈善捐助、老年福利、扶困助残、流动人口管理等公共服务功能惠及社区全体居民。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覆盖70%以上的建制村,村(居)级每个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面积达到350平方米以上。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大对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等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规范和管理力度,构建“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社区服务”的新型管理体系。

专栏6:“十二五”惠民富民工程

  一是就业帮扶工程。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力度,帮助1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完成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0万人。

  二是全民社保工程。实行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按要求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到基本医疗保障一个体系框架内。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增强可携带性。

  三是住房保障工程。五年全市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5万户,其中1.6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完成改造,农房集聚改造率达到30%。新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450万平方米以上。

  四是社会福利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体系,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18万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95%和100%,社会福利床位新增2万张,90%以上乡镇(街道)建立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990”信息平台覆盖全部城乡社区。

  五是教育公平工程。合理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每年重点改造100所农村薄弱学校,全市85%以上中小学达到建设标准。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困难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六是全民健康工程。加快大型医院、骨干医院建设,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创建、乡镇卫生院改建和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到2015年每个县市至少有一所二级甲医院,市县两级疾控中心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划设置200家以上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0家以上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支持建设村卫生室3400家,力争基本覆盖各个行政村。以“医疗一卡通”为纽带,逐步建立市县两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卫生信息服务平台。

  七是文体共享工程。县(市、区)“两馆”达标率达到100%,力争实现行政村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全面完成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确保有线电视通达地区城乡低保家庭免费收看有线电视;建设小康体育村1500个,建制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现有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比例达到80%以上。

  八是社区服务工程。确保每个城镇社区至少拥有1个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覆盖70%以上的建制村,大力发展社区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九是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巩固中心城市温瑞塘河、市容环境、违法建筑、交通秩序等“四大”环境整治效果,全面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五年整治排涝骨干河道321公里,小流域治理48条,长度158公里。

  十是公共安全工程。增加自然灾害监测频度,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扩大监督抽验覆盖面;强化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争取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十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分别下降40%、30%和40%以上;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

    八、提升文化实力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促进城市特色文化创新,内提素质、外塑形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逐步确立与我市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区域文化中心地位。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推进理论武装和社会科学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干部群众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化理论宣传,推进理论研究,继续办好“温州讲坛”。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温州特色的人文社科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

  塑造新时期温州人精神。进一步总结提炼升华温州人精神和温州城市精神,全面增强温州人的创业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观念,赋予“温州人精神”新内涵,进一步凝聚全体温州人包括在外温州人、新温州人的思想意志,形成敢为人先、开放包容、追求卓越、合作共赢的良好人文环境。

  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突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公民道德实践,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升文明素质。深化“文明出行”、“双千结对”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春泥计划”,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先进文化引导人们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培育健康文明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和组织志愿者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市级文化艺术设施和县域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影剧院、工人文化宫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公共设施向社区、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市本级着重建设市文化艺术大楼、温州美术馆等大型文化设施,改善文艺家活动服务场所。大力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市建成80%全国或省级文化先进县、80%“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和“温州市文化明珠”乡镇(街道)、10%省(市)文化示范村(社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加强群众喜闻乐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实施文化作品提升工程,大力创作和组织演出永昆、瓯剧、温州鼓词、木偶剧等具有温州特色的文艺剧目,着力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力作。精心组织举办“温州文化艺术节”等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

  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层次文化拔尖人才、群众文化人才、乡土文化人才和基层文化队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平台,建立完善文教结合的培养机制,强化能力水平认证,促进人才流动,构筑文化人才高地。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创意、文化艺术、传媒影视、新闻出版、工艺美术、文化用品制造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会展、体育等文化关联产业发展,提升服装皮革、印刷、礼品、打火机、家具等特色轻工业的创意设计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意设计中心,以文化带动特色优势轻工业提升。推动文化与品牌战略的融合,在品牌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升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扩大文化产业市场开放度,着力将文化产业培育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

  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大力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拓宽思路、创新体制、激发活力,推进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广电总台集团化建设,加大品牌化、数字化建设力度和资本经营力度,改造传统业务模式,在巩固主业的基础上,拓展新兴业务。做大做强温州新闻网。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业、文艺演出业、休闲娱乐业和文化会展业,北部重点发展山水文化旅游业、体育旅游业、工艺美术业,鳌江流域重点发展印刷包装业、商务礼品业,西部重点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沿海列岛发展海洋特色旅游休闲业。

  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相应配套设施,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建设立足区域、辐射全国的文化市场,重点发展温州文化商品市场、瓯南礼品城、龙港礼品城、永嘉教玩具市场等。发展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作用。

  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按照官方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交流并重,商业演出与政府文化交流活动并举的思路,加强对外文化合作交流。扩大温州民间艺术、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借助在外温州商会、在外温州人平台,鼓励更多的文化特色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以文化走出去带动企业走出去。

  (四)加强城市特色文化传承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温州古城保护。深入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全面实施城市文化形象提升行动,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做好五马-墨池坊等历史街区和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加大永嘉“耕读文化”、泰顺“廊桥文化”、文成“刘基文化”等区域文化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响“中华诗词之城”、“戏曲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百工之乡”、“廊桥之乡”等标志性文化品牌。

  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开展文化保护工程,落实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项目、陈列展览精品项目、文物科技保护项目,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加强考古与大遗址保护。鼓励建设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民间博物馆。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稳步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壮大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发展基金并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开展戏曲、温州鼓词、藤牌舞、拦街福、百家宴、畲族风情节等民族民间民俗表演活动,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演艺业、古村落游、生态游和农家乐,建设非遗博物馆,进一步充实和彰显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加强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库建设。

  (五)推动城市文化创新

  扩大温州城市文化影响力。着力塑造城市主题文化,提高城市文化美誉度。继续深化实施温州文化研究工程,重点开展瓯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深挖温州历史文化资源,加强诗词、戏剧、舞蹈、合唱、书法、工艺美术、小说等基础较好领域的文艺创作生产,创作一批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精品项目推向国内外市场,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进环大罗山文化圈建设,加强塘河文化挖掘和整理。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为重点,推进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净化文化市场,保护知识产权。健全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进形成公平、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深化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补助机制,建立重大文化活动委托承办运作机制。促进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


    九、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推进生态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型大都市。

  (一)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推进节能降耗。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大节能技术的改造和节能产品的推广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低耗能产业发展。全面开展行业能耗对标和节能全民行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严格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管理。

专栏7:“十二五”节能重点工程

  1、百家重点企业节能推进工程

        2、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

  3、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推进工程

        4、装备制造业振兴推进工程

  5、技术创新推进工程

        6、建筑节能推进工程

  7、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工程

        8、商业及民用节能推进工程

  9、公共机构节能推进工程

        10、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程

  加强污染减排。全面落实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综合措施,确保完成减排指标。加强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其他毒害污染物排放,加大污水、垃圾、危废、医废、污泥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工程、结构、监管、政策减排,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

专栏8:“十二五”减排重点工程

  建立三大体系:

  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

  落实四大举措:

  1、工程减排。新(扩)建污水处理厂27个及其配套管网,确保达标运行。加快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和污泥处置,促进重点企业燃煤锅炉改造、安装脱硫设施,燃煤电厂完成脱硫设施建设,开展脱硝治理。“十二五”针对饮用水源源头地区和保护区的重点乡镇,新增日处理能力6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安排500公里配套管网建设。全市10吨/小时或7兆瓦以上(含)燃煤锅炉完成脱硫改造。

  2、结构减排。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为依据,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审批两高一资的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化工、食品、制革、医药、小火电、冶炼行业结构调整方案,淘汰关停一批电镀、印染、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在城区淘汰0.5吨/小时以下的生产和生活供热燃煤小锅炉、茶水炉。

  3、监管减排。严格环保“三同时”验收、清洁生产审核,落实“飞行监测”等环保执法行动,坚决查处各种违法排污行为,对超标排污企业进行停产治理,治理后仍不能达标排放的,坚决关停。

  4、政策减排。综合运用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采购等调控手段,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和土地等政策措施。

        (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生态养殖、立体种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农业循环模式。建立健全循环工业体系,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加强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发展基地建设,培育乐清湾等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加快构筑废物循环利用的企业链、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系统。鼓励服务行业开展绿色改造,促进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废物资源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在对化工、电镀、制革、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和使用有毒有害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依法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审核领域。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推进节约用水,重点加强农业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和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建设。推进节材工作,重点加强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管理,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

  发展低碳经济。加快构筑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积极开发和应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技术,推动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积极推广低碳生活,加快公共交通工具清洁能源改造,推广使用阳光屋顶、地源热泵,推广建设生态型住宅。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游则游,加快生态优势转化。实施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温州专项,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发展以浅海贝藻类栽培为主的碳汇渔业。编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创建。持续开展生态系列创建活动,建成一批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加强城镇绿化,发展城市森林。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开展村庄绿化,提高村庄人均绿化面积。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推进平原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构建山区、平原、沿海一体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新增平原林木覆盖面积22万亩、森林覆盖面积3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00万立方米。

  加强污染防治。加快鹿城、龙湾、瓯海、乐清、瑞安、永嘉、平阳等地电镀园区企业入园,继续加大人造革、化工、印染、造纸、不锈钢拉管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力度,加大水、大气、噪声、固废、辐射污染的防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成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实施危险废物全程控制,确保处置率达到100%。开展土壤修复,加快推进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耕地污染防治。严控污染企业向农村和山区转移,深化农药、化肥、养殖业等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强化环境保护。继续做好瓯江、飞云江、鳌江等重点流域和平原河网的水环境保护,切实加强水系源头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珊溪、楠溪江、泽雅水库等水源地保护,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网络。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严格控制陆源污染入海,加大陆源和海洋污染物治理,加快海岸防护工程和海岛防护林体系以及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建设,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和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不断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开展矿山生态治理。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已建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与建设水平,新建包括文成黄寮、石垟等在内的自然保护区。

专栏9: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重大举措

总目标:

  力争到2015年,全市三分之一县(市、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创建标准,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到2020年,全市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主要目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市区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75%,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75%;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城市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率达到85%。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顺利完成,单位gdp水耗降到85立方米/万元;循环经济形成规模,清洁生产普遍推行。中小学生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比例达到50%,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八大行动”:

        文化培育行动

         产业改造行动

        “塘河亲水”行动

        “空气清新”行动

  “绿满温州”行动

        城乡清洁行动

  建筑节能行动

        设施保障行动

        (四)积极倡导生态文化

  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健康生活,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节水型电器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推进垃圾分类管理。鼓励绿色消费。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植物园的建设管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新风尚的形成。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生态功能保护及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补偿挂钩的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做大生态补偿资金盘子。加大流域生态补偿力度,提高源头地区受益水平。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补偿效益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完善自然保护区财政专项补助政策,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贯彻落实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探索建立森林代保机制、林业碳汇交易机制以及碳排放交易制度。


十、促进开放合作

  发挥在外温州人资源优势和温州作为后方服务基地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全面加强国内合作,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一)整合提升温商市场网络

  充分发挥温州人营销网络优势,引导企业整合市内外资源,加大品牌、渠道建设力度,推进传统生产模式向人力资源优势即研发设计与营销网络两端攀升,留住交易结算环节,提高内外拓展水平。引导企业在国内外建立直销店、与国内国际大型零售商及专业市场建立合作关系,提高温州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温商网络国际化,鼓励企业将营销网络直接深入到海外市场,拓宽侨贸渠道,或多家企业形成境外营销联盟,抱团开拓国际市场。创建合法正常的通关渠道。支持中小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创建网商诚信、网站有特色、物流配送有保障、支付安全的温州网络经济新格局。进一步发挥温州商会网络在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企业投资中的纽带和平台作用。

  (二)打造温商总部服务基地

  壮大温商总部经济。建立健全与在外温州人沟通协作机制,吸引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创业,在温设立企业总部或研发、销售中心。促进温州人经营代理收购国际品牌,引导在外温州人回乡创办品牌工业园、品牌总部大楼,推进虚拟经营。加快重点总部经济集聚区规划建设,出台准入条件设定、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完善专业化中介服务体系配套,加快开展招商引资。完善在外温州人项目库,实施在外温商“回归工程”,推动海内外温州人企业引进,资本、技术、人才、资源、项目回流,鼓励在外温籍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温州新一轮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建设天下温州人服务总基地。全方位加强对温企温商的服务支持,将温州打造成温州人“走出去”的摇篮,使温州成为广大在外温州人的后方基地和有力依靠,进一步提高温州城市的凝聚力。通过文化、理念、精神、资源的全方位互动,促进内外温州人整体素质和经营能力的有效提升,加快打造能够适应发展形势,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胸怀的新型企业家队伍,塑造与时俱进的新温州精神。进一步增进海外侨胞、新生代移民、在外温州人的家乡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专栏10:强化温州作为世界温商服务总基地支撑

  强化家乡认同感的人文精神支撑:通过在温州举办“新生代在外温州人市(国)情研修班”、“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等活动,帮助在外温州人增强温州文化认同感。

  强化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支撑:大力完善温州城市环境、旅游设施,提升温州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水平,把温州打造为宜商宜居的服务高地,以此吸引在外温州人回温就学就医、休闲娱乐、养老居住,落叶归根。

  强化完善高效的公共设施支撑:在温州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机场、港口、高铁、宾馆等基础设施,加快和扩大海港、空港口岸开放,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方便人员全球性流动;建设各类物流系统、市场网络,促进各种会展节事开办,构建完善的物品流通、展览和交易体系。

  强化良好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在温州建设一批与国际广泛交流的大专院校,突出培训国际贸易人才,大力开展留学生交换;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学习培训机构,吸引在外温州人回温州充电提高,学习温州商业文化,扩大视野、增进知识、提升涵养,更好地传承温州人精神。

  强化便捷便宜的信息网络支撑:把温州打造成为一流的信息港,提供便宜便捷的资费服务和信息服务,开办“世界温商网”,大力推进现代化通讯网络、“数字温州”建设,发展物流网,建设智慧城市。

  强化完备优惠的政策体系支撑:改进对温商国际贸易的扶持政策,包括对直销、虚拟经营等的政策扶持;打造温州金融集聚区,完善金融市场,为内外温州人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

        (三)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外贸方式转变。保持出口平稳增长,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比重。强化国际市场开拓,巩固欧美传统市场,大力拓展拉美、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重视发展加工贸易和进口贸易,推进贸易方式多元化,扩大我市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提高进口贸易比重。加快发展特色服务贸易,积极发展金融信息、市场营销、船舶修理等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加快建设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加强公平贸易工作,建立健全国际贸易预警和摩擦应对机制。争取设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

  加快“走出去”。加强对外经济拓展,支持温商进入全国和全球产业链,提升我市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大力实施跨国公司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立足全球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本土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温州商品城、工业园区、经济贸易合作区,推行集群式走出去。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性提升,大力吸纳利用海外先进技术、营销网络、品牌资产、管理咨询等高端要素,收购兼并研发机构、开发矿山森林等资源。

  加大引进力度。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快招商引资方式从政府为主向“以民引外”、“以商引外”和“以外引外”转变,将引进内外资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引导内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农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大力引进一批对产业升级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跨国大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央企、国企。

  (四)全面加强国内合作

  加快融入长三角。贯彻落实国务院长三角指导意见和区域规划,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其他城市在商贸、金融、旅游、市场建设等重点专题方面的合作,加快沿海通道、港口联盟等建设,创新领导协调磋商等区域合作机制,强化城际协作关系。

  深化参与海西区建设。抓住海西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争取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政策向温州延伸。大力实施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与海西区对接行动,谋划温州至武夷山铁路等入闽通道,加快打造一批省际边界重镇。紧抓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机遇,加强对台合作交流,扩大状元岙港区对台货运直航,开通客运直航,争取永强机场成为对台直航机场。推进苍南“台北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霞关小额贸易等对台平台搭建,抓好以洞头为重点的海岛开发开放。加大引进台资,鼓励民营企业赴台投资和经贸社团赴台设立办事机构,进一步促进温台经贸合作。

  推进形成西进发展轴。依托温丽衢、九景衢和浙赣线铁路以及高速公路,发挥温州港和我市沿海地区的龙头作用,加快打造温州-丽水-衢州-上饶(景德镇)西进发展轴,带动沿线地区和浙赣闽互动发展区加快发展,形成以点带面、成轴连片的新格局。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加快构筑温州都市经济圈。

  进一步加强对口合作。认真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企业参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探索建立市外经济合作区。进一步做好山海协作、援疆援藏援川等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加强与能源、资源、粮食大省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化资源开发计划和重大合作事项的对接交流。建立完善友城合作交流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成效。

专栏11:区域对接主要途径

  铁路:向南规划建设沿海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货运专线,向西规划建设温州-丽水-衢州铁路、温州-武夷山(浦城)-建宁-吉安铁路通道,改造提升金温铁路,向北规划建设杭(台)温客运专线。

  高速公路:南北通道建成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段,东西向规划建设龙丽温(泰)高速经浦城(京台高速)-上饶的交通通道。

  水路:加强瓯江航运开发,积极推进瓯江中上游地区与温州港江海联运、转运;强化海铁联运;开辟对台客货运滚装直航;开拓建立内陆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等内陆无水港和陆路口岸,形成温州港与内陆腹地有效对接。

  机场:改造提升永强机场,建成国际机场、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枢纽机场,建立完善温州-丽水-衢州发展轴和温州-宁德(南平)发展轴上的候机厅;开辟对台空中航线。

  能源通道:建成宁波-台州-温州和金华-丽水-温州的成品油与天然气输送管网;规划建设福州-宁德-温州输气管道、输油管道。

        十一、深化体制改革

  围绕破解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理顺健全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改革创新高地。

  (一)加快完善有利于政府转型的体制机制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深入推进以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提速提效为目标,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和民间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在非行政许可项目规范清理、“两集中两到位”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削减不合理、不科学、不依法的审批前置条件,开展网上审批、代理审批、并联审批,推行新设审批事项公示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市民中心。推进职务消费、公务用车等公务消费制度改革。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评估机制,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开。

  推进财政金融改革。全面落实市与区财政分配新机制,促进事权、财权相匹配。加快推进“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创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管理模式。深化政府预算改革,完善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预算制度,推进专项资金清理整合,探索建立财政预算、决算、审计定期向社会公开制度。强化财政性建设资金规范管理,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民生的投入力度。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编制和风险预警制度。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加强地方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强化监管协调,防范金融风险,提高政府融资规范化运作水平,促进地方金融稳健持续发展。

  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管理。推进民主决策机制创新,探索社会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执行、监督和评价机制,包括推进重大事项的人大票决制、阳光政府建设、重大行政决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探索公务员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执行力。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综合执法。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全面开展“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

  (二)加快完善有利于社会转型的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抓住国务院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以“三分三改”为核心,全面推进温州试验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统筹协调、以点带面,不断深化农村各领域各层面的体制创新。

专栏12: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

  推进农用地流转制度改革。构建农用地流转制度体系和流转服务网络,完善流转程序和管理细则,建立交易平台、监管制度和奖励办法,按照规模农业和现代经营的要求,促进农业用地向农业经营实体和经营能手集中。

  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宅基地置换制度,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办法,通过宅基地置换帮助农民进镇入城。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建立健全低丘缓坡和滩涂围垦综合开发利用机制。落实好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规范留用地使用管理。

  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适时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界限,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以居住地信息登记为核心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努力破解制约农民转化市民的城乡二元体制障碍。逐步建立以实有人口管理为主的户名管理制度、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主的登记管理制度、以实有房屋信息采集为主的居住管理制度和以社会联动为目标的实有人口综合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应的土地承包、征拆赔偿、计生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

  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撤镇设街道、撤村改居力度,加快功能区、中心镇和小城市的人口、产业集聚,提升城市化水平。

  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村级集体非土地资产的股份化改革,量化到户,统一管理。实现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两委”组织分开、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分开、农民作为村集体组织成员的身份与作为社区市民的身份分开。建立农村股权流通市场,促进农村股权规范有序流动。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机制。继续扩大农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海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积极开发政策性农业保险新险种,探索开展大灾气象理赔指数定损试点,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房保险,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争取和深化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联合会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

  推进农村公共财政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以财政资本为控股、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并由政府财政发起建立农村建设发展基金,加强农村建设融资能力。

  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规范引导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行业协会,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900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努力解决农产品售卖难题。积极探索推广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服务中心,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经贸合作交流。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增财力支持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推进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兴办城乡教育集团,加强城乡教师资源的双向交流和互换。加快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纽带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展骨干医院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基站的结对帮扶活动。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奖补财政专项资金。

  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升社保水平的制度和管理办法。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深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逐步实现三者对接和全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农村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并轨。将被征地农民和有非农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且在就业年龄段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失业保险范围,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卡功能,发展成为“市民卡”。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加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逐步从主要依靠政府管理转向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社区下移,努力构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维稳工作、基层安全生产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发挥温州社会组织量多面广优势,推进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部分技术性、服务性职能转移的体制改革。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通过定向委托或授权、费随事转、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等运行机制,降低行政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一级规划、两级建设、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建立高位协调、高位监督、联动执法、自上而下的城市管理责任体系、监督体系和评估体系。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信息作用,形成网格化管理、专业化整治、经常化监督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三)加快完善有利于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

  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深化企业制度创新、要素供给、市场准入、和谐创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改革。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激励政策,推进民营企业并购重组,鼓励民企与央企、外企对接合作。完善工商业经营性用地分阶段出让改革试点,强化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贯彻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不断创新丰富民间资金与投资项目的对接平台。调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全面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制度和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民营企业信用建设机制,探索信用信息服务市场化。

  推动地方金融创新发展。积极争取金融先行先试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产品开发权限。加快民企、国企上市步伐,做大做强温州股权营运中心,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机构,设立并购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多层次区域资本市场。探索“信贷+保险”服务新模式,争取创建新型保险组织,鼓励支持保险资金运用扩权试点。促进温州人股权投资基金等支持本地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开展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联合会试点,探索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与邮储银行等有条件的机构联动发展机制,打造民间资本转化示范区。支持温州银行上市,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权改革,探索设立新型民营银行业机构和民营资本准入银行业新方式,全力培育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引进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等金融组织和总部性质的金融机构,引进和培育信用评级、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高层次金融人才,加快省级金融集聚区建设。

  建立准公共品价格调节机制。以供水、供气、电力、环境生态等资源要素为重点,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继续实施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和能耗限额制度,深化居民生活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改革。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开展流域水权改革试点。

  推进政府项目投融资改革。积极探索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多元化的建设模式,除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外,支持多个主体联合开发,推广委托代建制,鼓励和启动民间资本与外资投入。政府重大投资决策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引入法律意见书。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营运能力,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发挥城市建设、公用事业、交通建设、交通运输、港口、机场、现代服务业、工业、国有资产投资和轨道交通等新的国有资产营运管理公司以及水利、港城等其他开发投资公司作用,承担我市国有投融资主力军功能。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设。

十二、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预测要素需求,强化一系列要素资源性保障,满足规划战略需要。同时加强规划实施载体、抓手和政策制度保障,促进规划落实。

  (一)强化空间开发平台支撑

  在大都市功能区中,综合考虑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具有区域价值的发展空间,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加大土地和资金投入,进行连片开发建设,发展城市高端产业,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支持半岛起步区、大门临港产业基地、洞头港城功能区启动区、空港经济区、民科基地、龙湾中心区、滨江商务区、七都商务居住区、三垟城市湿地公园、乌牛岭下工业区、三江片休闲商务区、瓯北-黄田物流区、瓯海新城、鹿城林里片区、鹿城轻工园区、乐清湾临港产业基地、乐清滨海新区、乐清经济开发区、瑞安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塘下中心区、瑞安滨海新城、瑞安经济开发区阁巷新区、万全产业区、宋埠西湾滨海产业区、鳌江滨江片区和临港产业区、苍南铁路站前区、苍南县城新区启动区、台北小镇、苍南临港产业基地、文成樟山二中龙川片区、泰顺新城启动区等开发建设。“十二五”新开发建设210平方公里,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二)强化“千项万亿”项目支撑

  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规划实施的工作载体和重要支撑,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集中力量推进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以此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强化项目前期和组织领导,优化审批服务,广泛筹措资金,加强项目管理,着力推进空间拓展工程、综合交通工程、能源保障工程、安居保障工程、公共安全工程、信息网络工程、城乡统筹工程、城市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公共服务工程、现代服务业工程、先进制造业工程等建设。安排实施类重大项目超过1000项,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1万亿元,同时积极储备一批争取实施项目和预备项目,形成滚动推进机制。

  (三)强化土地保障

  需求预测。期末地区生产总量为4800亿元,预计需新增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24万亩)[分项预测:1.城镇建设用地,按人均城镇建设用地80平方米标准和新增城镇人口70万人计,“十二五”需新增城镇建设用地56平方公里,但通过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净增城镇建设用地约40平方公里;2.工业用地,“十二五”工业投资需达到2500亿元,工业用地出让按年均12000亩(相当于现有的3倍)则新增工业供地6万亩(40平方公里);3.交通用地,根据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展,“十二五”交通用地约65平方公里(其中公路用地6000公顷、铁路及配套用地100公顷、机场380公顷,不含计入城镇建设用地的公路站场1200公顷和港口用地1100公顷);4.水利设施用地,剔除与城镇建设重复的防洪堤防工程、河道整治等用地,其余水利设施用地约需要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量将达1140-1170平方公里。

  对策措施。用地空间保障方面,增量土地重点实施400平方公里造地工程,通过围垦、复垦开发整理等途径加快形成增量土地。重点推进瓯飞、浅滩二期、乐清翁垟等围垦工程,新实施滩涂围垦面积390平方公里(58万亩),争取转建设用海(建设用地)70平方公里(10万亩)以上。通过市林地收储中心等平台建设和工程措施,科学有序开展近50平方公里(7.5万亩左右)适宜开发的山坡地综合利用工作。存量土地则关键在于加大土地整理挖潜,提高准入标准,扎实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快盘活全市近60平方公里(9万亩左右)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降低闲置率,切实提高使用效率。加快城中村、城郊村居民点改造,释放近 80平方公里城市用地。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范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结合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聚,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用地指标保障方面,在用足省分配我市5年新增用地指标约60平方公里(9万亩左右)的前提下,积极争取省重点工程预留计划指标,充分利用省出台的有关用地优惠政策,大力盘活转而未供地块产生用地指标,同时争取省支持产业集聚大平台建设等专项指标。

  (四)强化能源保障

  需求预测。采用能源强度法、计量模型法、弹性系数法进行综合预测,预计2015年能源消耗在2200-2400万吨标准煤之间,比2010年增加500-700万吨标准煤。2015年电力需求总量为420-470亿千瓦时,最高电力负荷880-970万千瓦,需新增电力装机220万千瓦。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9亿立方米。

  对策措施。坚持能源供给总量在平衡的基础上适度超前,能源供给结构在现实的基础上加快清洁化,能源供给主体在多元并举的基础上力争增强自主权,完善煤炭、油品、天然气等储备接收基地、输送网络、供应渠道建设,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体系,理顺价格关系,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开工建设苍南核电厂,建成华润苍南电厂、温州电厂上大压小、泰顺交溪水电站和泰顺抽水蓄能电站及洞头鹿西、瑞安北龙、苍南笔架山等一批风电场,新增装机容量700多万千瓦,全社会电力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建设500kv乐清变、温西变、瑞安变、苍南变,扩建温东变,建设南雁-温东变2回线、苍南电厂送出工程以及220kv及以下输配电工程。110kv及以上新增变电容量2248万千伏安,总容量达到4771万千伏安。将我市打造成为浙南重要能源基地,形成绿色坚强电网,满足本地供电需求。鉴于经济发展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电力需求增长也会有所变化,应跟踪分析并及时滚动调整。

  (五)强化水资源保障

  需求预测。按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水三大类预测分析, 2015年遇偏枯年份全市需水量25亿立方米,根据已经规划建设的水利设施项目,以及珊溪水利枢纽2009年尚有5亿立方米左右的富裕供水能力,总体上全市水资源供水能力大于需水量。但由于空间分布不平衡,区域性缺水现象仍然存在,主要缺水地区有乐清柳市、平阳鳌江、萧江、麻步和苍南江西垟平原。

  对策措施。加快引水工程建设,实施不同区域水资源合理调配,最终实现全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建成楠溪江供水工程、珊溪水利枢纽平苍引水一期工程和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启动南岸水库建设,另外新建若干小型水库和应急水源,建设百万农村饮水工程。全市新增年供水能力1.6亿立方米,并扩大珊溪水利枢纽供水,基本满足全市用水需求,乐柳平原、平苍片等区域性缺水问题得到解决,瓯江口新区等沿海大平台需水得到保障。适时启动外域调水前期工作,建设备用供水水源工程。增建自动监测站,加强珊溪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加大地下水保护力度。强化节水, 建立灵活的水价调整机制,合理抑制水资源需求,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六)强化环境保障

  需求预测。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处于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两轮驱动的跨越式发展期,大都市建设、海洋经济开发等战略性工程都需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予以保障。公众对环境质量需求亦更趋强烈。但国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政策进一步趋紧,区域限批等约束性环保政策更加严格。大气环境、水环境总体面临较大压力,环境容量趋向饱和,部分区域接近承载力极限甚至不排除超载可能。

  对策措施。落实好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严格限制其他污染物(如汽车尾气、烟尘)排放。通过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统筹考虑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的环境容量,统筹新建和替代项目的环保指标安排。拓展污染防治领域,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开展土壤、湿地、滩涂、重要海域、海岛生态修复。建设9个市级综合性公园广场、33个区级综合性公园、291个街心公园、8条沿路绿色屏障、10条滨水绿地和防护林带。确保城区新增绿地3500公顷。新建市级以上森林公园(林业观光园)30个,改造提升15个,新增森林面积和平原林木覆盖面积35万亩和22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6%以上。

  (七)强化资金保障

  需求预测。“十二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万亿元,从财政、银行、社会投入结构约为2:3:5。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约3000亿元,是提升大都市、改善大环境、促进大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需要拓宽融资渠道。

  对策措施。“十二五”全市(含县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将超过1500亿元,加上燃油税费改革收入和国资经营预算收入约100亿元,按“十一五”平均水平(约20%)计算,市县(市、区)两级可安排用于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的财政统筹资金为320亿元,“十二五”全市财政性资金投入约有1700亿元需要依靠土地出让、城建资产出让和开发收入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公共建设配套补助投资来弥补,年均340亿元左右。另外需要切实发挥城投、交投、水利、港城、公用、工业投资、轨道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作用,大部分市级投融资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50亿元以上,平均每家融资100亿元,“十二五”可解决1000亿元资金投入。扩大代建制范围,搭建建设-营运-移交(bot)、移交-营运-移交(tot)、建设-移交(bt)、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国开行中长期贷款等项目融资平台,拓宽企业上市、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企业融资渠道。

  (八)强化执行保障

  实施“双十大工程”。分地区、分领域、分年度谋划落实“十大建设工程”和“十大民生工程”,以此作为工作抓手,突出重点,扭住关键,市县联动,条块结合,强化环境再造和公共品供给,确保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

  强化与年度计划对接。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分年度计划或实施方案,提出年度实施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加强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安排的对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目标责任制考核。

  加强政策支持。本规划所提目标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但政府需要正确履行职责,调控和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要加强规划与政策的协调统筹,在本规划的总体指导下,做好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以及政绩考核之间的配合,形成合力。规划所提的为保障目标任务实施的重要制度措施,则需要争取上级地方法规、规章支持或不失时机地出台本地规范性文件加以确立执行。

  促进规划公开。本规划及其他专项(区域)规划一经批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保密内容外,都应采取适当形式及时公布,建立面向公众的规划库,接受社会监督。

  开展规划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形成规划年度监测制度,并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后评估。经评估或其他原因需要进行调整修订的规划,由规划编制单位提出调整修订意见,按原审批程序报批。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适时开展对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强化规划体制改革。切实按照《温州市规划管理办法》要求,强化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推进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规划之间高效衔接。充分发挥市规划协调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协调机制的作用,需报请市政府批准的规划,均应通过市规划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协调审议